1. AI主播講述 (01:10):
嘗試使用AI主播講述RFID技術範圍內的應用標準!AI時代的來臨代表全球進入了新的賽道;世界是公平的,各國都能在這新的賽道裡發揮自己的優勢跟特色。
2. 產品電子碼的標準架構(04:25):
RFID無線射頻辨識。特別是它背後有一套叫做EPC,也就是產品電子碼的標準架構。第一個是identify,識別;第二步是capture擷取;最後一步就是 exchange 交換。
3. EPC架構背後的設計理念 (07:01):
EPCIS資訊服務提供一個標準化的方法,讓供應鏈的夥伴之間可以安全、有效地分享!這種分散式的設計就確保了整個體系的彈性、速度,還有擴展性,這個是EPC能全球推行的關鍵啊。
4. 全球性、可擴展架構 使用RFID識別與歸類物品(10:30):
把(物件識别碼,OID )想成是给每一個资料欄位贴上一個標準化的小標籤啦,然后這套规则就告诉你要怎麼把這些必要的圖書館資訊有效的編碼存放到UHF-RFID 標籤的分區記憶體裡面;不管是用哪一家 的 RFID 標籤或讀取器,只要大家都遵守這個標準,誒,系統就能互通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