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

台北領先:RFID智慧水泥板,打造更安全道路環境

RFID技術運用於道路水泥板,提高行人用路安全

RFID追蹤其道路已埋入標籤之水泥板,翻修地底管路更有考察資訊

智慧水泥板.jpg








台北市是全國第一個參與一項全國性計畫的城市。這項計畫的目的是用地下的RFID標籤水泥板來取代金屬人孔蓋,以提高道路對機車和其他車輛的安全性。將全島所有的金屬人孔蓋都換成埋在地下的水泥版。且每個新的人孔蓋都會包含一個RFID標籤,方便日後道路或公用事業工人使用手持讀取器找到它們。 


新型態RFID標籤埋入水泥板設計,用路更安全

2009年,已有20%人孔蓋已被鋪平;加速國家計畫用路安全! 

目前台北城市內已有超過400萬輛機車。當機車行駛在台北街道上時,騎乘遇到許多金屬人孔蓋。這些金屬圓盤對機車、自行車和汽車構成潛在危險。 


市政工人正在用埋在道路表面下的讓新型態的RFID標籤水泥板取代金屬圓盤、並使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需要時定位這些人孔蓋。自2009年專案開始以來,台北約20%的人孔已被鋪平。台灣聯邦政府的目標是在全島範圍內用埋入式水泥版取代所有金屬人孔蓋,並在每個蓋子中加入RFID標籤,以便道路或公用事業工人在必要時使用手持式讀取器讀取。最初,這項任務由道路工程公司為台北市執行。該市旨在作為國家計劃的一部分,鋪平其所有金屬圓孔蓋。 


2成已有RFID標籤水泥板設計

國家計畫用路安全啟程,計畫完成全島人民安全用路

技術細節,該專案包括由EPC Solutions Taiwan提供的專為應用設計的RFID標籤,以及道路或公用事業工人使用的手持式讀取器。它還包括存儲在城市服務器上的軟件,用於管理RFID讀取數據並存儲每個人孔的GPS坐標以及其標籤的唯一ID號,供工作人員查看。到目前為止,台北的175,000個人孔蓋中約有35,000個現在已有埋入式RFID人孔蓋。 


翻新過去金屬蓋設計與瀝青造成裂縫;造成輪胎打滑

找出輪胎打滑造成用路傷害原因,納入國家計畫! 

根據台灣交通部的數據,全國公共道路上有近240萬個人孔;城市內平均每20米(65.6英尺)一個,農村地區每40米(131英尺)一個。該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道路質量(包括金屬人孔蓋造成的光滑不平表面)每月導致17.3起事故。2009年,台北成為台灣第一個啟動旨在解決這個問題的系統的城市。目標是產生一個平滑、均勻的道路表面,沒有暴露的金屬人孔蓋,這些金屬蓋可能在瀝青中造成裂縫並形成滑溜的表面導致輪胎打滑。為實現這一目標,該市需要鋪平人孔。然而,當公用事業工人需要找到這些孔蓋時,可使用RFID技術能夠找到它們。 


可行走天線手持讀取設備,道路施工更智慧 

查找已埋入RFID水泥孔蓋更Easy,便利現場施工! 

技術超前可以通過道路表面讀取的RFID標籤,且不會造成環境危害。此外,台北市拒絕了在車輛上安裝RFID讀取器來完成讀取的想法。也不希望其工作人員必須彎腰靠近道路以使手持式讀取器足夠接近讀取標籤。因此,EPC Solutions Taiwan設計了一個外部讀取器天線。形狀為一根長杆,工作人員可以將其插入手持設備中,無需彎腰就能行走在道路上,interrogating任何嵌入表面下的標籤。 EPC Solutions Taiwan還設計了一種被動式超高頻(UHF)EPC RFID標籤,使用Alien Technology Higgs-3芯片並封裝在水泥中。標籤直徑15厘米(5.9英寸),厚2厘米(0.9英寸)。

  • 地址:300新竹市東區光復路2段2巷49-3號3F (德安一期C棟)
  • 電話:03-5786361
  • 傳真:03-5771491
  • EMAIL: julia@epcsi.com.tw